瑞文巴巴网 >工作策划

小金鱼教案5篇

完备的教案能够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序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点,以下是瑞文巴巴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金鱼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小金鱼教案5篇

小金鱼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将树叶贴在小金鱼的尾部。

2、体验小金鱼的着急和快乐情绪。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挂图、故事。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出示挂图

2、根据挂图教师创编故事(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有几条小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做游戏,忽然有的小金鱼尾巴不见了,小金鱼很着急,小金鱼说,小朋友们,我没有尾巴就不会游泳了,怎么办呢?小朋友们,我们帮小金鱼想想办法好吗?

二、寻找金鱼的尾巴

1、下位寻找树叶,教师引导幼儿在树叶中识别,找出最像小金鱼尾巴的树叶。

2、找到后请幼儿回到位子上去

小结:这下好了,小金鱼的尾巴找到了,让我们把尾巴送给小金鱼好吗?

三、教师示范粘贴方法

1、把树叶的一面涂上浆糊,贴在小金鱼的尾部,用手轻轻按一下。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延伸:

让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

活动反思:

幼儿的兴趣点是他们主动学习的起点,由幼儿的兴趣点引发的教育才能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内部动机。秋天的.树叶来自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所喜欢。拼拼、贴贴、画画又是中班小朋友喜欢的活动,因此树叶拼贴画就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内在需求组织的。《纲要》中强调:“在活动中要突出幼儿自主性、创造性”,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许多树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任意选择,为他们精心营造了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了开放性的特点。

小金鱼教案篇2

设计意图

金鱼是幼儿接触最多的鱼类之一,在动物园、幼儿园或家庭鱼缸中,到处可以看见它们美丽的身影,深受大家的喜爱。

为此,我们试图如何运用金鱼这一媒介,尝试让幼儿在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和操作过程中有一些观察、了解、欣赏和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能逐步关注到有目的地安排画面,为幼儿积累获得较多的审美经验与表现能力,其实对孩子也存在一定的挑战。

一、活动目标:

1、观赏交流中外大师的作品,初步感受金鱼的艺术美。

2、尝试用两条或以上的金鱼进行多样的组合排列,体验画面安排和构图美。

二、活动准备:

1、欣赏作品数张——凌虚、虚谷、马蒂斯等大师作品。配乐音像:鱼儿

2、纸剪金鱼缸每人一个、供幼儿摆放的各色形态的金鱼若干(每一组一种颜色)、宝贴等。

三、活动过程:

(一)引入:今天老师请来了大家都很喜欢的生活在水里的朋友,看看它是谁

呀?

(二)欣赏中外艺术大师的名画:

1、凌虚的一组金鱼图

谈论:你们怎么认出是金鱼的?有几条金鱼,它们有哪些颜色,你们还知道有其他颜色的金鱼吗?金鱼其实有很多种颜色,为什么它们的名字里都有金字呢?金表示什么?

2、虚谷的落花金鱼图

谈论:人们喜欢养金鱼,画家们也喜欢画金鱼,许多画家都画过金鱼美丽可爱的模样,这就是我国古代有名的画家虚谷画的金鱼图。虚谷画的金鱼正在向哪里游?会去做什么?

3、法国绘画大师马蒂斯的金鱼图

谈论:现在不但在中国,许多外国朋友也喜欢养金鱼,看:法国有名的画家马蒂斯就养了许多金鱼:马蒂斯把金鱼养在哪里呢,鱼缸里有几条金鱼,为什么有人说看上去是四条,有的却说是八条??猜猜它们在鱼缸里喜欢干些什么呢?

(三)尝试金鱼多样的'排列布置画面:

我们小朋友也很喜欢金鱼,今天我们来玩一个金鱼表演游泳的游戏,金鱼虽然会游泳,但是要游得好看可要动动脑筋喽。

1、一条红金鱼来表演——教师和幼儿共同思考1条金鱼在鱼缸中的不同的游动方向。

2、两条黑金鱼来表演——由幼儿分别将两条黑金鱼贴在鱼缸里,思考两条金鱼怎样讲话(呼应)。

3、许多橙色金鱼来表演——由幼儿分别将三条或四条橙色的金鱼贴在鱼缸里,思考许多金鱼怎样自由自在地游泳,使画面更漂亮。

4、还有许多鱼缸里的金鱼宝宝也要来做游戏,小朋友来帮帮它们,看看谁的金鱼游的最美?(幼儿四人一组尝试安排两条、三条和四条金鱼的画面。)

5、幼儿上来介绍他们的金鱼:猜猜他们的金鱼在干什么?美丽吗?。

(四)多媒体欣赏:“鱼儿”

1、完整欣赏:现在,金鱼的舞蹈表演正式开始,如果我哪里表演的精彩,队形排的美,请为我鼓掌。

2、再次欣赏,让我们再仔细地观看每段金鱼的表演,它们美在哪里?

延伸:

试着变换金鱼游动的排列,体会画面安排的无穷变化。。

小金鱼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快速反应能力。

2.培养幼儿的.军事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

3.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玩法:

1.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为红队,一组为蓝队,将呼啦圈摆放在场地的一边,游戏开始前。幼儿在场地的另一侧四散走。

2.游戏开始,教师擂鼓,幼儿开始抢进呼啦圈内,擂鼓停止后停止抢占。

3.擂鼓结束后以幼儿抢占呼啦圈多的一组为胜。

活动指导:

1.在游戏过程中注意力要集中

2.幼儿在抢占“堡垒”时要注意安全

3.要求有幼儿不要进入别人已经占好的位置

规则:

1.每个呼啦圈内只能进入一个幼儿

2.擂鼓开始前不能越过“安全线”

3.幼儿不能用手拿呼啦圈

小金鱼教案篇4

相关知识:

金鱼起源于中国,金鱼的品种很多,颜色有红、橙、紫、蓝、墨、银白、五花等,分为文种、草种、龙种、蛋种四大品系。在12世纪已开始金鱼家化的遗传研究,经过长时间培育,品种不断优化,现在世界各国的金鱼都是直接或间接由中国引种的。

活动目标:

1、了解金鱼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饲养方法等。

2、运用方向的变化,表现不同形态的金鱼,并能运用接色的方法进行涂色。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环境创设:

1、金鱼图片若干;

2、名家作品若干,幼儿作品若干;

3、幼儿绘画材料等。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表现出金鱼的主要特征;

活动难点:

能表现出不同形态的金鱼。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1、大大眼睛,小小嘴巴,细细腰身胖肚皮,身穿一条薄纱裙,游来游去做游戏。

谜底:金鱼

2、你们见过金鱼吗?它长什么样的?

请幼儿简单回顾已有的经验。

二、欣赏、感受金鱼

呈现不同形态和颜色的金鱼图片,请幼儿观察。

1、了解金鱼: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把它叫做金鱼吗?金鱼都是金色的吗?你们知道最早的金鱼生活在哪里吗?

小结:最早的金鱼生活在我们中国,而且都是金色的,后来人们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养鱼,才有了五颜六色的金鱼。

2、观察金鱼:形状:金鱼长什么样的?(眼睛大大的,肚皮胖胖的)颜色:你们看到了哪些颜色的金鱼;形态:金鱼游的时候是怎么样的?(从尾巴、头的方向等来表述)

3、欣赏作品:呈现几张名画,看看画家都是怎样表现金鱼的;

呈现几张幼儿的作品,观察他们画的金鱼又是怎样的。

三、幼儿绘画

1、要求:将金鱼的外形画出来,将金鱼的身体运用两种或三种接近的颜色来装饰,尽量表现出不同方向的金鱼。

2、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四、讲评

对比不同幼儿的作品,请幼儿说说谁画的金鱼更好看。

小金鱼教案篇5

设计思路:

著名画家马蒂斯的《金鱼》中灵动的金鱼、丰富的背景、强烈的色彩,就很吸引幼儿。幼儿纷纷述说喜欢的理由,于是,“自由”“激动”“漂亮”“悠闲”等词汇从幼儿口中迸发。可当我询问幼儿从画面中哪里可以看到“自由”“激动”时,他们却难以应答。显然,幼儿对画面中的色彩、布局、事物有感觉、喜欢却难以表达。

活动目标:

1、喜欢作品的色彩,初步感受画家马蒂斯的绘画风格。

2、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发现画家运用色彩的独特性,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的理解和感受。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感受作品《金鱼》的美感。

活动准备:

1、教具:张贴画《金鱼》三幅(一幅同原作大小147cm*98cm,另两幅按比例缩小);赏画配乐三首;感受色彩层次变化的课件。

2、学具:背景替换软片夹(人手一份);习作用具(实景构图用物、各色彩纸、粘胶、水粉颜料、画架、砂皮纸等)。

3、对作品《金鱼》及画家马蒂斯的其他作品已有前期感受经验。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画面,欣赏作品中色彩的运用

(一)出示作品,引发欣赏的兴趣

1、还记得这幅画吗?每次看这幅画,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

2、作品中的金鱼为什么这样招人喜爱?用红色画小鱼让小鱼看上去有什么样的感觉?

3、教师小结:鲜艳的颜色总让人感到激动和快乐,这些鲜艳的颜色被巧妙地用在作品里,带给人不同的感受。

?设计意图:第一次看这幅画总会被画面中央的金鱼吸引。画家独特的用色方法:用鲜艳的红色使《金鱼》主题鲜明。因此,我就顺应幼儿的观察特点,从观察金鱼开始,让幼儿体会鲜艳色彩带给人的感受,使之后关于色彩运用的话题得以深入。】

(二)观赏作品,发现色彩运用的独特之处

1、你看到那些鲜艳的颜色了吗?它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小结与过渡:热烈的红、明亮的黄、浓艳的绿都能让人感到快乐,但是它们碰在一起就像三个野小子一样火爆,给人吵闹的感觉。可是,在这幅画里,它们却显得平静而轻松,画家用了什么办法呢?

3、教师随后质疑:黑色真有这样的力量吗?让我们来做个实验吧!

(幼儿自由选择背景色插入《金鱼》原作背景替换软片夹中,将自己选择替换背景色后的作品与原作放在一起比较,体会和感受其不同。)

4、请幼儿说说选择这些背景色的理由。

5、教师小结: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选择颜色的,画家也是这样做的。看看在黄色、蓝色背景上的小鱼与绿叶,再看看画家在黑色背景上画小鱼与绿叶,看上去有什么不一样?

6、教师小结:黑色是暗和深的颜色,所以能衬托出红色和绿色的亮丽。画家马蒂斯就是这样运用色彩的。

7、这幅画上用的最多的是哪一种颜色?你在画上找到哪些绿色?

8、如果这幅画只用一种绿,会变成什么样呢?我们来玩个游戏体验一下吧!

9、只用一种绿色的画面和马蒂斯画的有不同深浅的绿色画面,有什么不同?

10、教师小结:画面上的绿色有了深深浅浅的层次变化,画面就会显得丰富多彩,非常自然。

11、那么多漂亮的颜色被画家巧妙地涂到画布上,你喜欢他的涂色方法吗?

(幼儿根据自己的发现和疑惑来提问,并与大家一起讨论分享,交换观点。如有的幼儿觉得画面中有许多地方颜色没有涂满,露出小白点;而有的幼儿认为没涂满颜色的栏杆远远看去有光线闪烁的感觉……)

12、小结与过渡:我们找到了藏在《金鱼》这幅画里运用色彩的`方法,马蒂斯的画里还有很多这样运用色彩的方法,你们想不想知道?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设计意图:幼儿欣赏作品时,教师不要打扰幼儿,让他们边看边思考。利用“背景替换软片夹”这一教具让幼儿随意将自己喜欢的背景色替换在作品上,让色彩的对比效果直观地呈现,通过对比让幼儿看懂、看出马蒂斯运用对比色彩的高明之处。游戏“让绿变成一色”让幼儿感受到色彩层次变化的效果。这些巧妙的教具和学具能让幼儿看懂和理解画家的表现手法,使幼儿觉得画家和自己并不遥远,让幼儿对作品产生亲切感。这是教师在幼儿具体形象思维与画家作品凝练抽象之间搭设的具体形象的阶梯,以让幼儿对画家作品的效果、手法都能看得到、看得明白。】

二、比较作品,感受画家的风格

(一)教师边演示ppt,边介绍画家马蒂斯

1、播放pptl:他就是马蒂斯,大家心中的“色彩大师”。他喜欢画幸福而快乐的生活,他的画中有鲜艳的颜色。他能让这些像野马一样奔腾的颜色在他的画中有秩序地出现。

2、播放ppt2:《红色和谐》里红色的墙、红色的桌子、红色的椅子、绿色的窗。强烈的色彩对比被黄色的窗框和黑蓝色的花纹缓冲,显得优雅而快乐。

3、播放ppt3:《国王的忧思》里红、黄、蓝、绿大大小小的色块被巧妙而有秩序地组合在一起,感觉鲜艳夺目又和谐。

4、播放ppt4:《有玉兰花的静物》里红色和绿色有着很多深浅变化,镜子的架子从深红到浅红到白色。每一片玉兰花都从深绿到浅绿。所以,平面的东西看上去就成立体的了。

5、播放ppt5~6:画家这样的用色本领可不是生来就有的,马蒂斯非常刻苦地练习画画。他每天只吃一顿饭,其余的时间除了睡觉都在画画,在他年老得不能站立时,他就剪纸贴画,《国王的忧思》就是他老年时期的作品。在他虚弱生病卧床时,他就让人把画画的碳棒绑在钓鱼竿上,他在墙壁上画画。他说:他的一生都没有感到过寂寞,因为一直有画陪伴着他,他是幸福而快乐的!

(二)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画家马蒂斯

1、你们喜欢他吗?

(幼儿表达自己喜欢马蒂斯的理由。)

2、教师小结:一个人如果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就会很幸福!

?设计意图:播放ppt能拓展幼儿对画家马蒂斯的欣赏视野,整个过程要与幼儿互动完成。幼儿熟悉的作品可以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对于他们不了解的内容要要求他们认真倾听。马蒂斯的执著也能让幼儿惊叹,由此可以让他们明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幸福的!】

三、表达表现,大胆运用色彩

幼儿使用材料进行习作,尝试做大师。

1、老师准备了许多材料,想尝试做色彩大师吗?试一试吧。

2、幼儿自主选择撕纸临摹、色彩创意、实物构景等不同内容进行自由表达。

3、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在作品表达的过程中对画家马蒂斯运用色彩经验感知的经验迁移。

4、幼儿在不断尝试中丰富对颜色对比效果运用的经验。

?设计意图:之前的欣赏让幼儿发现和体会了画家创作《金鱼》时所用的色彩表达方式,这些都在幼儿的心中凝聚成属于自我的“像”。进入习作环节后,幼儿需要将之前理解的、体会的、感受的、发现的都融入自己的表达、练习中,这样的创作极富挑战,能让幼儿在吸收他人经验的基础上运用自我的艺术智慧来解决问题。】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食品的安全教案7篇

小食品的安全教案优秀8篇

保护小动物的教案6篇

小食品的安全教案参考6篇

小班语言小蝴蝶教案8篇

音乐小娃娃教案8篇

小动物教案模板8篇

小动物教案参考6篇

小食品的安全教案通用6篇

小动物主题教案模板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060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