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文巴巴网 >工作策划

小学语文五上教案5篇

教案的评估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教案的质量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明确和有效的教学策略的运用,以下是瑞文巴巴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语文五上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语文五上教案5篇

小学语文五上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插图、生活实际,结合诗人背景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感情。

3、了解诗画特点,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大意,欣赏诗中景物,领悟诗人情怀,学习表达方法,感受古诗魅力。

一、以花入画,以画入诗,走进诗文。

1、以花的话题入画

师:在我们的教室窗台上摆满了我们精心养植的花草,它们点缀了我们的教室,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关于这些花,你了解些什么?

2、学生交流。

师:清代诗人郑燮对兰花情有独钟,他专画兰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郑燮的画作。

cai显示:《兰竹石轴图》、《兰石图》、《墨兰图轴》、《山顶妙香图轴》

2、师:郑燮不仅爱画兰花,而且还用写诗的方式表达对兰花的喜爱。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题于《山顶妙香图轴》上的古诗《题画兰》。教师范读。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解题。

二、习文读诗,明了诗意。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3、再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与音韵。

4、全班齐读。

5、了解诗中大意,师配乐讲述

三、精读品诗,感悟诗情。

学习第一句

(一)看兰

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思:兰花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千山顶上头)

2、身边的兰花和这里的兰花进行对比:

3、指导读第一句。

师:是呀,而这里的兰花却是长在“千山顶上头”呀,这么高!谁能把这种高给读出来呢?

师小结并过渡:兰花,它长在千山之顶,可以俯视群山,仰望皓月,真正的怡然自得呀!它还有什么特点呢?

学习第二句

(一)闻香

1、生:——突岩深缝妙香稠(课件显示)

2、师:香吗?闻一闻!(香)哪里看出来?(妙香稠)

(二)品香

1、初步理解“妙香稠”的字面含义。

师:香到什么程度?(稠)读出“稠”的感受。

2、进一步体会花香的“妙”

师:花香本是四溢的呀,为什么这里的花香却这么“稠”?请你们再读读这句诗。

学生谈。

师:本该四溢的花香在突岩深缝间聚集,竟香浓到令人感到粘稠,这是多么奇妙的花香啊!

来,再读这句诗,读出又粘稠又奇妙的花香来。

过渡:难道这里的兰花真有那么香吗?带着这个问题听听老师下面的介绍。

3、进一步理解“妙香稠”的含义。

4、师:听了有关郑燮的介绍,结合郑燮的人生经历,这里的“妙香稠”还暗指什么呢?

师:兰花啊,只有你高贵纯洁的兰花才能理解郑板桥呀!读第二句诗。

5、全班齐读一、二句诗。

学习三、四句诗

1、师:你们再轻声读读三、四句诗,读懂了什么?

结合刚才的介绍,这里的的“喧闹”仅仅是在写兰花和兰花脚下的浮云吗?

2、师:身处其中的郑燮是什么态度呢?(来不相知去不留)

是呀,这不就是郑燮的志向的表白吗?这里的兰花不就是郑燮的真实写照吗?这就叫“借物言志”。(板书:借物言志)

3、小结。

4、指名读,边读边评价。

5、回归整体

配乐齐度读古诗。

小学语文五上教案篇2

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看到祖国的锦绣山川,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日新月异的变化时,你是否为祖国的日益强盛感到骄傲?是否为自己是一位中华少年而感到自豪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中华少年》。

初步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讨论交流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2)互相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阅读欣赏课前收集的有关历史典故、传统风俗的资料和图片。

整体把握,难句理解

(1)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雪莲”“乳燕”“雏鹰”“山丹丹”各喻指什么?

(2)默读第2.3.4.5自然段,想一想,是什么哺育滋养了中华少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3)读第6.7自然段,感受四个“不”句和四个“要”句的鲜明对比,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中华少年建设中祖国的坚强决心。)

(4)齐读第8自然段,体会诗歌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5)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交流对诗句含义的理解,诗句的表达方法及内心情感体验。)

诵读,激发爱国情?

(1)自由朗诵

以充沛的情感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2)分角色朗诵

甲、乙、丙、丁分配朗诵或四人小组合作读,也可以全班分角色朗诵。

(3)表演朗诵

配上音乐,化装表演朗诵。

总结升华

交流对有诗歌朗诵的体会。

小学语文五上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6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朗读儿歌,初步了解各个季节的花。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花的图案、有花名的叶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读本课1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3、认识12种花,知道它们盛开的时间。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1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花的图案、有花名的叶子。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播放花的课件,随音乐简单地介绍课件中的花。)(教师:大自然里有许许多多的花,他们有的淡雅,有的清香,有的朴实,有的娇艳,有的亭亭玉立,有的楚楚动人。向日葵:它追求光明,始终面向太阳展开笑脸。菊花:有着淡淡的芬芳,白的白得耀眼,黄的黄得灿烂。梅花:它傲立于凛冽的风雪中,散发着沁人肺腑的芳香。茉莉花:小巧玲珑、芬芳美丽。牡丹花:可谓花之娇子,它雍容华贵,气质高雅,被誉为我国的国花。)

2、看了刚才的礼物,你想说点什么?(学生反馈)今天我们将走进一个花的世界,一块儿去欣赏月月花。

二、读文识字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学生自由小声地读课文。(教师巡视做个别指导。)

3、同桌一起来读课文,可以一人一句地读,也可以一人读一遍,注意听小伙伴的字音是否读准确了,如果没有,你就帮帮他。

4、同桌合作读文,并帮助小伙伴读准字音。

5、女孩子来试着读课文,男孩子看着课文,仔细地听,看看他们字音是否读准了,句子是否读通顺了。

6、女生读文,男生评议。(字音读得是否正确,句子读得是否通顺。)

7、教师:愿意听我读吗?(愿意)好,我读句子,你们就读词,一定要读准带拼音的字的字音。一个词读两遍。(出示课件,领读第二、第三句,接着让学生分两组读。)

8、再齐读这些词,一个词读两遍。(学生齐读)

9、男女交替比赛读词,看谁认得又快又准,每个词只读一遍。(学生交替读词)

10、读了这么多次生词,你们有没有找到汉字娃娃?他们都有什么特点?(头带拼音帽子,身穿红色袍子)瞧,汉字娃娃们已经摘下了拼音帽子,脱去了红色袍子,还认得吗?一起认认吧,每个生字读一遍。

11、刚才“养”和“香”的字音读得非常好,再读一次。看看谁最聪明,还能用这两个字组成其他的词。(学生用“养”和“香”组词)

12、学生分组认读生字。

三、读文体会

1、读了这么多遍生字,又读了这么多遍词,接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多读几遍课文,一边读一边看上下的图,认一认哪个是水仙花,哪个是杏花。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问问同学或是老师。认得认真的孩子,老师就奖励他一朵花。(教师巡视,发花)

2、做“找花”的游戏。(贴花在黑板上)教师:有孩子得到了老师送的花。得到花的孩子赶紧拿着花来讲台。我们来做个请花上黑板的游戏,全部的孩子学老师的样儿来问:水仙水仙,在哪里?拿水仙花的孩子就向前一步高高举起手中的花儿大声地回答:水仙水仙在这里。然后将花交给老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当老师把花贴在黑板后你们又继续向下问,明白了吗?(做“找花”游戏)

3、花儿,你们都认识了吗?我想再考考大家。齐读老师手里的花名两遍。(出示带花名的树叶)请得到花名的孩子赶紧到台上为你的花名找家吧。(学生贴花名)孩子们看着这些花,大声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吧。(学生齐读花名一遍)

4、生字读得很准,花儿也认识了,接下来自由地读一读课文,你最喜欢什么花,就多读什么花。(学生自由读文)

5、反馈读文,教师适时指导。孩子们都很能干,咱们来合作读儿歌怎么样?(男:一月水仙女:清水养。交换读,女:水仙一月男:清水养。)

6、老师现在有些地方不明白,你们能帮帮我吗?(教师:水仙水仙几月开?杏花几月伸出墙?四月什么遍山冈?什么五月笑盈盈?学生:水仙水仙一月开。杏花二月伸出墙……)

7、玩得开心吧,咱们再来拍手读一读。

8、练习背诵:想背课文吗?(想)可以同桌一起背,可以自己想着这些花儿,看着这些花儿美美地背,还可以编着动作背。(学生练习背诵课文)喜欢老师刚才带来的礼物吗?现在老师再送你们一些。(出示课件,引导学生随音乐背课文。)

9、孩子们站起来吧,和你的小伙伴面对面,我们一起来拍手背课文。

四、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想说什么?

2、课题是指什么?你还知道哪些花的盛开时间?

3、出示儿歌:

花儿好看我不摘。

公园里,花儿开,

红的红,白的白。

花儿好看我不摘,

大家都夸我真乖。

(齐读,谈有什么收获。)

4、小结。(是啊,花儿的功劳可大了!它们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更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因此它是我们的好朋友。孩子们,让我们赶紧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起来保护他们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

2、能仿编儿歌。

教学重点

会写8个生字。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本课16个生字,学生齐认读。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做“摘苹果组成词”的游戏。

4、问答12种花的盛开时间。

二、完成课后练习2

1、教师:刚才你们认得真不错,每个汉字娃娃都认得很正确。可是现在有些汉字娃娃找来了它的兄弟姐妹,你们还能准确地认出他们,并组出词语吗?(出示课后练习2)

2、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3、教师总结。

4、学生完成练习。

5、教师巡视,做个别辅导。

三、练习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2、学生认读,扩词。

3、你认为哪些字难记,怎样想办法记住?

4、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全班交流。

6、教师总结指导(引导用上下结构的方法记住“香”、“荷”、“杏”,用左右结构的方法记住“仙”、“桂”、“梅”,范写“荷”、“梅”。)学生随教师书写。

7、学生描红,练习书写。

8、教师巡视,做个别辅导。

9、进行作业展示。

四、指导学生仿编儿歌

1、齐读儿歌,你们还知道哪些花的特性和盛开的时间?

2、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3、你们能用刚才说的哪些花编出一首像我们课文一样的儿歌吗?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组代表反馈。

5、教师总结。

6、将你们编的儿歌写一写。

小学语文五上教案篇4

两首古诗在内容上是有联系的,都是写童年生活的。在学习课文时,既可以把两首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学,体会其内容上的相似之处,感悟童年生活因环境而不同,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又可以重点学一首,放手让学生自学其他一首。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两种教学设计都是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学《牧童》可以这样安排教学环节:

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

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相信通过这一段导语,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会被大大的激发起来,他们肯定会迫不及待想知道神仙写的诗会是什么样的,这时候我们要投其所好,赶紧进入第二个环节的教学。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这个环节主要通过三次朗读,达到对古诗的初步理解。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牧童》:

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诗,正字音。尤其注意“铺、蓑”的读音。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

4、指名交流,适时点拨。

通过以上的三读,学生对这首古诗有了自己的理解,但是自己的这种理解到底准不准确,这时候需要教师适时的点拨,很自然的进入第三个环节的学习。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这个环节可以分四步进行:

1、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人合作。

2、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四、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发言,把所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两首诗都是叙事诗,有的融景于事,情感是淡婉的,不是激昂的,所以在读的时候突出故事的`特点,突出事情的趣味。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把古诗正确地背诵下来。

五、总结学法,自读感悟,总结学习方法

刚才我们通过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的方法学习了《牧童》。请你用这种方法学习《舟过安仁》。

(下面由学生自学《舟过安仁》。)

六、课外拓展

1、课外读读描写儿童生活的诗,比如:

?所见》、《村晚》、《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2、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写下来。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经验积累,鼓励他们大胆地想象,揣摩人物的心理,恰当地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从而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五上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生字,理解新词在文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与作用。

3、能用第一人称创造性地介绍新型玻璃。

4、通过理解课文,激发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激发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

教学难点:

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能用第一人称创造性地介绍新型玻璃。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课件。

以动画的形式再现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件包括五个场景:

⑴、深夜,一个贼潜入博物馆。

⑵、贼划破玻璃,将手伸向陈列的珍贵字画。

⑶、突然,警铃大振,贼惊慌失措。

⑷、警察把垂头丧气的贼带走。

⑸、最后一个镜头定格在玻璃上,给玻璃一个特写。

2、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是谁报的警保护了国家的字画?

(开始的动画课件形象直观地再现了课文情境,既让学生了解了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神奇之处,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3、师板书课题,提醒“新”、“型”的写法,生跟着写。

(当着学生的面板书课题,而且边写边指点写字要领,还要学生跟着写,这是一次扎扎实实的写字训练。)

二、内心驱动,自读自悟

1、创设情境,激发内驱力。

师:新型玻璃有一些很独特的功能,但有很多人不了解它的特点与作用,你们能帮助它们做做宣传吗?

师:为了更好地介绍它们,同学们可得熟悉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哦。

2、自学课文。

师: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一共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遇到生字要看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了以后再往下读。一句读不通顺,回过头再读,直到把这句读通顺了再往下读。读好了第一遍,再默读第二遍,拿笔划划,想想,直到老师叫停。

生自由朗读,师巡视。

(教师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扎实、具体。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并教给学生朗读课文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又让学生默读了一遍课文,并教给学生边划边想的读书方法。学生初读课文比较充分,就能基本通晓课文内容,从而为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精讲”奠定了基础)

3、检查自学。

①、指名分段朗读,相机指出错、漏之处,并进行语言文字教学。

a、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评价,全班齐读。

b、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评价,全班齐读。

随机帮助学生结合生活且联系上下文理解“藕断丝连”。

c、指名朗读第3、4自然段,评价,全班齐读。

随机理解“问世”。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已有的`认知结构对于当前的认知活动会起到决定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某个新词的词义时,所联系的上下文可视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思维组块。学生凭借这个新词与上下文中的其它词语的逻辑联系,便能比较容易地推知这个新词的意思。)

d、指名朗读第5、6自然段,评价。

师讲解“分贝”。

(对于学生不理解的专有名词,无需反复启发,教师径直讲来,这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的。)

师板书关联词“尽管……还是”、“如果……就……”,让生在文中划出。

请学生自由读5、6段,读到划了关联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师巡视,指名读划有关联词的句子。

(关联词语对于小学生来说无需多讲,即便教师讲了也很难领会,更不要从语法角度给学生分析复句。教师让学生将这些关联词语在书上划下来,并多读读划了这些词语的句子,意在让小学生通过充分感知,读中感悟,达到心领神会,然后再去学习运用。)

②、交流问题:课文一共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手段乃是让学生老老实实地去读书,课文读熟了,难点突破了,课文内容也就自然理解了。)

三、创设口语交际情境,深入理解课文。

1、导入。

师:同学们,在你们清楚地了解了新型玻璃后,现在请你们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帮助它们做做自我宣传,聪明的你们能做到吗?

师:请喜欢同一种新型玻璃的编为一组,每组4—5人,并选出一个小队长负责组织交流和选派发言人。注意,先自己充分思考,再组内交流。

师出示温馨提示:力求语句通顺连贯,语言生动活泼、有趣味、有吸引力。

2、生自主思考,充分准备后组内交流,师积极参与谈话,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每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师生、生生多维互动。

例:

生:大家好!我是“吃音玻璃”,是消除噪音的能手。日常生活中,噪音就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无处不在又难以对付,常常使您无法安心休息、入睡。可是,我却有办法制服它,信不信?如果您的家、办公室在闹市区,街上的噪音常干扰您工作、休息的话,那么请您将我带回去装上吧!我一定会还您一个清静舒适的环境,街上的噪音传到房间里就大大减弱。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马上行动吧!

师:谢谢“吃音玻璃”的介绍,你们觉得他的介绍怎么样?有没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生1:我觉得他的介绍很精彩。尤其是“吃音玻璃”的作用放在开头,一下子就吸引住别人的耳朵听下去。

师:你真会倾听,这也是谢老师想说的。

生2:他的介绍能抓住顾客的心理,特别打动顾客的心。比如:在闹市区无法安心休息、入睡等,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我听了他的介绍,只想把“吃音玻璃”买回去,因为我家旁边很吵,有时吵得我无法睡觉。

师:说得好!能结合自己听后的感受和生活实际来说话。

生3:他说话很亲切又有礼貌,值得大家学习。

师:我想你肯定也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其他几组代表纷纷上台介绍,再评议

(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在交际态度和即席发言等方面得到有效训练,而且十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达成《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口语训练的要求。交际的话题只有来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对话题本身感兴趣,他们才愿意说,才有话可说,才有可能说好。玻璃是生活中随处可见为学生所熟知,加上新型玻璃的不寻常的功能与特点,很容易调动学生兴趣,引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热情地参与话题。教师创设了生动逼真的语言交际环境,让学生以第一人称创造性介绍玻璃,这样“以境促思,以思促说”为学生顺利进行口语交际而架桥铺路,且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的宣传真是精彩极了!老师希望你们回家后能再向爸爸妈妈介绍各种新型玻璃,然后根据你们家的环境,和爸爸妈妈探讨探讨家里需要哪种新型玻璃。

(充分利用环境,把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口语交际的环境不断扩展、延伸,可谓自然、顺畅、丰满。)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参考7篇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优质6篇

小学语文大阅读教案8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6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参考7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7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优质7篇

北师大版数学五上教案6篇

中国美食语文教案5篇

2023初中语文教案通用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4561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