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写好的活动方案是应对突发情况的有力保障,能够让我们保持良好的应变能力,想要活动取得成功,我们就要认真写好活动方案,以下是瑞文巴巴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教研活动方案最新5篇,供大家参考。
大教研活动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贯彻素质教育要求,促进教育目标均衡发展; 按照学校教研室和语文教研组教学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备课组研究基地的作用,有计划、有步骤、有实效的进行集体备课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语文教学研究,加强九年级毕业班语文学科的教学教研,积极推动初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扎实开展学科教研,发挥语文学科的带动作用,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标准要求,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顺利圆满地完成备课任务。
二、备课组工作目标和任务:
1.继续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和其它新的教学理念,并作好读书笔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2.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力量,坚持参加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统一作业量和作业格式。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共同探讨课堂教学改革中所碰到的疑难问题,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备课组内互相听课、评课,并多听其它年级教师的课来取经。教师间相互勉励,取长补短,配合学校教导处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主动、积极参与各级公开课及论文的撰写活动。
4.明确任务,分工合作,研讨九年级毕业班语文教学,明确总复习的方向和教学策略,备课组集体备课确定单元或课时教学计划,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讨论教学策略及施教方法等。
5.传递中考信息,研究中考命题方向,提高初中语文复习的针对性。配合学校的工作重点,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三、组织形式
1、定时间、地点和主备人
集体备课的时间为每周一节课,具体时间、地点由备课组长根据课程安排自行确定。
每个集体备课小组的组长在第一次进行集体备课前,要根据教材编排体系,确定某单元或某课时的主备人,并将备课计划上报教务处,确保每位组员按时参加活动。
2、集体备课的流程:
(1)个人备课,形成“个案”
由各备课组确定的主备人自行完成。每次集体备课的内容是下周或下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主备人要精心钻研课标和教材,深入理解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与课标要求之间的`关系,吃透教材内容,梳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并就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的重、难点的突破作深入的思考,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提出教案的提纲,确定课上练习和课后巩固所用习题,便于形成交流的意见。主备人要把自己的思路加工整理成书面材料,提前填好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中主备人部分,以便于备课组集体讨论。“个案“应该在集体备课前完成。
辅备人(即其他成员)在集体交流前必须将教材研读通晓,理清教材的知识体系,梳理出教学的知识点,并初步考虑相应的教学设计。无论是主备人和辅备人都要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列出你的困惑和疑问,以便交流时大家讨论。
(2)集体研讨,形成“预案“
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组织,集体备课过程中,首先由主备人说出个人设计的方案,重点讲清以下四点:
1、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
2、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
3、教学流程设计;
4、学生课上练习和课后巩固练习内容。
备课组成员针对主备人的个案进行研究讨论,特别是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进行补充完善。主备人要对成员的发言及时记录,在“个案”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记录形成“预案”。
(3)完善整理,形成“初案”
集体讨论后,由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形成教案,并由主备人输入学校教研平台,提前三天提交备课组。
(4)结合实际,形成“定案”
形成“初案”后,各位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对初案进行不断的反思、推敲、斟酌,进一步完善,形成适合自己班级的教案,打印纸质教案供课上使用。
(5)教后反思,形成“补案”
教案实施后,教师还要就实施过程中的启发、瞬间的灵感、困惑等反思记下来并输入教研平台,便于今后不断改进教学。
四、活动要求
1、集体备课实施考勤制。各位教师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到达指定地点,进行集体备课。不得迟到或缺席。因特殊情况,确实不能进行集体备课的,必须提前向备课小组请假。
2、集体备课期间,参加备课的教师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做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情,保证集体备课的质量。
3、集体备课形成的教案,经课堂教学实践后,任课教师要写好课后反思即补案。要求各任课教师要把反思内容输入教研平台,自己留下纸质教案保存。
大教研活动方案篇2
活动时间:20xx、12、22
活动地点:二楼大厅
活动组织者:张珲娟
活动主持人:李友花
现场记录人:李 静
参加人员: 星星幼儿园青年教师组老师、区园本教研专题推广班成员
一、教研活动背景:
我园老师在工作中存在从理念到行为,行为到理念转换的脱节。具体表现为:教师观察评价幼儿表现及行为的视角不够专业;教师反思教育行为不够及时。
在区教研组参加活动时,张老师推荐了《作品取样系统》一书,经过阅读后,书中的一些信息能指导我园的教师解决一些问题: 1、让老师有共同的任务及共同的评价语言,有共同的架构基础。2、让老师了解每位孩子的成长状况,帮助教师建立自信,让老师说话“有凭有据”。3、协助教师作出教学决策,教师使用方法找出每位孩子正在学什么以及学的如何,也帮助教师了解自己正在教什么?需要继续做哪些事?······
我园在学习《作品取样系统》一书的基础上,也尝试开展系列的活动,内容有:1、每位教师配了一套《作品取样系统》,利用暑假时间阅读,写
读书笔记。2、对一些重点章节分步学习。3、制定我园发展检核表。(a、结合园内教研组分领域制定,语言和体育。b、年级组制定出本年龄段的发展检核表。c、各班制定适合自己班的发展检核表。)
在检核表试行中,我们将检核表和观察笔记、成长册的制作结合,今天就来交流,我们如何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分析评价幼儿?使大家的经验得以分享。
二、本次教研活动的核心话题: 如何根据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表现分析评价幼儿?
三、教研活动的目标:
1、在学习《作品取样系统》的基础上,探索、交流如何运用适宜的观察方法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
2、通过交流、归纳、提升,交流如何根据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分析评价幼儿的`发展现状。
3、通过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分析,培养教师制定有关观察标准以及分析评价幼儿的能力。
教研准备:1、两位位教师准备好的案例。
2、组员前期经验:已学习《作品取样系统》一书的关于观察记录的章节。
3、各班的检核表正在试行中。
四、教研过程:
(一)、星星幼儿园教研组研讨(时间:9:00--9:50)
1、回顾教研背景。主持人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目标,引出教研议题:如何根据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表现分析评价幼儿?
2、讨论交流:
话题一:通过阅读《作品取样系统》一书,我们了解到哪些适宜的观察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去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呢?
教师交流观察记录的方法。
大教研活动方案篇3
为落实学校关于以学生发展为本,打造高效课堂主题教研活动,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此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树立以育人为根本,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为基地,一研究和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的选择和设计都要围绕这个主题展开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教好每一名学生,应成为每名教师的施教理念。
二、活动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逐步改变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有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做到课堂教学以育人为本,重视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新生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活动内容:
1、根据学校精神,制定此次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教研的方向,召开动员会,使大家明确目的和认识。
2、教研组集体研究本教研组的教研课题,制定教学模式,同时教师要结合实施方案、教研组的教研课题和个自的教学活动,在实践中总结提升教学实践经验。
3、教师集体备课,研讨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4、教师讲课,集体评课,找出问题,研究解决措施。
四、活动流程
1、研讨最佳方案。
2、听课。
3、评课,找到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
大教研活动方案篇4
几年的教学实践,不断地研究与改进,“控制自学”教学模式的五个环节逐步完善,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循环。但在课堂的具体操作时,总会出现或多或少的细节问题。本学期开展的巡回听课活动,主要是解决这些问题为主,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为保证本次活动有效开展,特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改革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坚定不移沿着海格小学教学模式改革实验道路前进”为主题,围绕语文学科“控制自学“教学模式实验研究工作的中心,按照求实创新的基本原则,采用校本教研行动研究的基本方法,以“控制自学”教学模式中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教师预设的问题为重点,从而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
1、结合前几次听课活动研究的结果,学生已经初步学会提出问题,并且会进行问题的筛选,质疑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本学期主要是初步完成“控制自学”教学模式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方法的初步验证工作。
2、初步学会运用校本研究中行动研究的基本方法。
三、活动原则
1、全员参与原则。语文教研组的成员全体参加,以及学校主抓教学的领导,并积极邀请其他教研组的教师。
2、注重过程原则。活动要关注结果,更要重视备课、说课、听课和评课过程。组内教师要按照活动方案做好参与集体备课、说课、听课和课堂教学评价和反思,提炼经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实事求是原则。评课活动要立足实际,围绕本次的研究问题展开,不说套话,直入主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活动要求
1、上课教师要提前三天提交教学设计(其中包括“导学案”)。组内所有教师搜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经过集体讨论,根据即将教授的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方法,最后组内通过,必须经过各级领导审批通过,再授课。
2、小组内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活动。
3、授课教师要在课后撰写教学反思,并发表到博客上。
4、进行阅读教学。
五、活动地点
海格小学各班教室。
六、活动方式
采用“集体备课——上课——评课——课后反思”的方式。
七、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组长:郑友山副组长:刘志宝成员:王凤英焦忠宇
2、工作小组:组长:焦忠宇成员:付志芹刘丹徐晓明
八、日程安排
活动计划阶段
1、10月1日焦忠宇负责起草活动方案。
2、10月8日—10月9日,集体讨论并修改活动方案。
3、10月10日上报各级领导审批活动方案。
活动实施阶段
1.课前备课:时间10.13——10.14地点:网络教研
2.课前说课:时间:集体备课前以及上课前两分钟地点:各班教室或多功能教室。
大教研活动方案篇5
活动名称:欢欢乐乐庆国庆
活动目标:
1、知道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我们祖国的生日。
2、尝试设计灯笼的图案,用直线和围圈的方法做成各种灯笼。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灯笼。
2、材料:长方形色纸、长纸条。
3、工具:油画棒、剪刀、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认识灯笼
1、各种各样灯笼
提问:这些灯笼你都见到过吗?灯笼上的图案是怎么样的?
小结:灯笼上有各种各样的'图案,有的是彩色的,有的是图片,有的有字的。
2、提问:什么时候会挂上灯笼?
小结:国庆节、元宵节各种喜庆的节日都会挂灯笼表示庆祝。
3、提问:灯笼用什么材料来做?
小结:灯笼由各种各样的材料做成,如布、塑料、纸等。
二、制作小灯笼
1、教师示范制作小灯笼。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三、小小灯笼展
教师与幼儿一起布置,开一个小小灯笼展。
活动效果:
通过自制灯笼,幼儿不仅萌发了热爱祖国的情感,而且通过自制灯笼以及小小灯笼展,促进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及彼此之间的情感链接。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