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教学进度,避免时间的浪费和教学内容的遗漏,优秀的教案应当有明确的评估标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以下是瑞文巴巴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语文桥的教案模板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语文桥的教案篇1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么?老师带来一个谜语大家来猜一猜:
花冠头上戴,锦袍披身上,尾巴像扇子,展开很漂亮。
(谜底:孔雀)
2、你还喜欢哪些动物啊?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动物的拍手歌,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来读一读吧!
4、老师提出读书要求:
(1)注意读书姿势。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解决它。1、学生猜谜语后说说自己喜欢那些动物!
2、认真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通过谜语来调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学习新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生字,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学习。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最喜欢什么动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动物的拍手歌好吗?请大家打开书,翻到课本122页。
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请同学们看小黑板(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10个生字)加拼音的是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请同学们自由读生字,哪些字你觉得不容易读就多读几遍。
1、你要提醒小伙伴注意哪些字的读音,为什么?
2、谁能把刚才难读的生字教教大家?学生齐读
3、你觉得哪些字特别难记,谁有好办法记住?
4、现在拿出你手中的生字卡片,我们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长最有能力既能让本组组员会认,又能组织好纪律,过一小会儿小组比赛。(老师在小组间走动,随时检查学习情况)
开始比赛:全读准确并声音洪亮的,老师要奖励一颗星。(出示生字卡片,小组开火车读)1、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时注意难读的字音。
1、学生读完之后领读课文。
2、学生充分掌握字音,纠正难读字音。
3、学生想办法记住生字。
小组比赛合作交流认识生字。都知道了什么。在学习儿歌前通过多
种形式的识记生字,
使学生能够掌握字
音和字形,为学习儿
歌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
1、生字会认了,就能像老师一样准确朗读了。那就快来读读课文吧!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文中介绍了哪些动物,请你默读课文,画出写有动物的句子。
3、谁来读读这几个句子,你觉得怎样才能读的更好?要读出节奏感吆!
4、全班齐读儿歌
5、同桌拍手诵读
6、说说读了这首拍手歌,你想说什么?
师总结:大小动物都有家,人和动物是朋友,我们人人都应该关心动物,保护大自然
1、按要求朗读课文能说出读懂了什么。画出写有动物的句子,试着读出节奏感。
2、学生相机提出问题,小组讨论交流。
3、学生齐读儿歌
同桌拍手诵读儿歌,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
4、按要求朗读课文能说出读懂了什么。画出写有动物的句子,试着读出节奏感。
小学语文桥的教案篇2
一、 教学目标
1、 学习习惯:
(1)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 继续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 培养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的良好习惯。
2、 汉语拼音:
(1) 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 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3、 识字写字:
(1) 准确认读483个生字。
(2) 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75个常用偏旁。
(3) 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98个,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 口语交际:
(1) 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2) 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
(3) 能按照要求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 阅读:
(1) 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 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
(3) 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 正确地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5) 能想像课文所描述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二、 教材安排:
本册教材由识字和课文两种类型组成,都注了音。识字安排了两个单元 ,课文安排了六个单元,每单元后面安排了一个综合练习。
1、关于识字
识写分流是本册安排生字的'一个特点。小学低年级的识字量,过少,会拖阅读、写作的后腿;太多,则会增加学生的负担。采用识写分流{即多识少写}的方法,就能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多识一些字,从而缓解了识字与读写之间的矛盾。
全册生字分两个途径安排,一是随课文分散识字,每课安排生字918个,其中要求写的810个;二是集中在识字中安排,每课安排生字1018个,其中要求写的为810个。
识字课采用以下三种形式:
(1)词串识字。
小学语文桥的教案篇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写“纠缠、乞求、饱受饥寒、品质”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特点,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主要内容,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
2.介绍时代背景:
?小珊迪》一文原名《卖火柴的小男孩》,文章的主人公就是小珊迪。他是英国人,生活在100多年前的资本主义社会里,这是个非常感人的故事。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二、读最后一段, 设疑激趣:
1.齐读。
2.“谁读了这个故事不受感动呢?”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3.读了这段你会有什么问题要问?
1)“这个故事”是一个什么故事?
2)小珊迪那美好的品质是什么品质?
3)“饱受饥寒”是什么意思?
4.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解决这些问题。
三、自学课文:
自学要求:
1.自学生字词:
2.弄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以及故事发生后怎样一步步发展的,结局又是怎样?
四、自学检查:
1.出示生字词,着重提示:“薄”和“轧”是多音字。“又薄又破”一词中的“薄”读báo,“单薄”一词中的“薄”读bó。“轧过去”中的“轧”读作yà,而“轧钢”一词中的“轧”则读作zhá。“乞”要与“气”相区别,前者比后者少一横,最后一笔的写法也有不同。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介绍了靠卖火柴维持生活的孤儿小珊迪,在为“我”换零钱穿过马路时,不幸被马车轧断双腿,临死前托付弟弟还零钱,牵挂着弟弟没人照顾,最后悲惨死去的故事,赞扬了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3.开始怎样?后来怎样?结果又是怎样呢?请填写下表:
(1)
地点 人物 事情
白天 旅馆前 小男孩、“我”、同事 买火柴
晚上 旅馆里 弟弟、“我” 找便士
告诉情况
晚上 珊迪住处 珊迪、弟弟、“我” 珊迪死去
(2)根据表上填的内容给课文分段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先讲白天发生的事情:小男孩乞求“我”买火柴,“我”没有零钱,小男孩去换零钱,却没有回来。接着讲晚上发生的事情:小珊迪的弟弟来送找回的零钱,告诉“我”小珊迪被马车轧伤,“我”去看小珊迪,快要死的小珊迪最牵挂的是弟弟;最后,他悲惨死去。
第二课时
一、引入:
这节课,我们一起细细地学习课文,一起来看看饱受饥寒的小珊迪有着怎样的美好品质。
二、学习第一段:
1.师范读。
2.讨论:小珊迪为什么非要我买他的火柴?(饱受饥寒)板书
3.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他饱受饥寒?
板书:
身:单衣
外貌:脸:发青 寒冷
脚:通红 饱受饥寒
请买 请求
语言 :一个便士一盒 ↓ 饥饿
一个便士两盒
现在就买吧 乞求
小珊迪先后几次请求先生买他的火柴?四次请求先生买火柴的态度和说的话有什么变化?(请求的口气一次比一次迫切,话语一次比一次可怜。)
这说明了什么?(饥饿)
指导朗读:
(1)用一次比一次迫切的`迫切的乞求的语气读小珊迪的四次对话。
(2)分角色朗读。
4.小珊迪去换零钱,过了很久没有回来,开始作者以为自己上当了,后来却改变了看法,断定小珊迪不是那种人。
讨论课后练习3(1)
你们说作者这时候会怎么想?
5.小结:饱受饥寒的小珊迪为了挣钱糊口,大冷天在街上卖火柴。现在换零钱去了。他到底是不是那种人呢?我们接着看课文的第二段。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2.小珊迪为什么迟迟不来?他的伤势怎样呢?
3.小珊迪被轧伤了,快要死了,可他还叫他的弟弟送回了四个便士。从这送回的四个便士你们体会到什么?(诚实)
板书:送零钱 诚实
4.指导朗读:弟弟伤心的语气。
四、学习第三段:
小珊迪临死前除了挂念着要还作者钱之外,还牵挂着什么呢?
1.指名读。
2.小珊迪临死前挂念着什么?板书:挂念弟弟
3.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地方怎样?说明什么?图上有谁?他们的神情怎样?
4.小珊迪已经奄奄一息了,还担心弟弟无人照顾,说明什么?(善良)
板书:善良
5.“我为什么握住小珊迪的手并愿意照顾小利比?(被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感动了)板书:美好品质
6.指导朗读。(同情的语调读叙述部分、悲伤的语气读小珊迪临死前说的话。)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总结课文:
1.读完这个故事,你的心被打动了吗?什么地方最令你感动?
2.小结:小珊迪是穷苦的孤儿,他饱受饥寒,非常需要钱,但是在他被马车压成重伤后,想的是让弟弟把零钱给先生送去,这是多么诚实的一个孩子呀!小珊迪虽然年龄不大,生活又那么困难,却担负着照顾弟弟的重任,临死前,他最挂念弟弟无人照顾,当先生答应照顾他弟弟时,他又是那样感激,小珊迪多么善良,他的心灵多么美好呀!
小学语文桥的教案篇4
?嫦娥奔月》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aabb和abab的叠词的特点,积累这两类词语。
3、学会5个生字,绿线中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掌握多音字“济”,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资料,感受课文的意境美,体会嫦娥的品质。
情感目标: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感受课文的意境美。
媒体设计:课文录音、投影片
教学时间:三教时
第一教时
知识目标:
学习生字词语。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能力目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一、赏“月”吟诗,引入新课。
投影富于色彩感的《月之图》。
在中秋的夜晚,看着一轮圆圆的月亮从水面升起,作为一个受过中华保守文化熏陶的中国人,心中此时会不由冒出许多的诗句来,比方“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比方……(让生去补)
引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持久,千里共婵娟。
师:是啊,在月圆的中秋之夜,天各一方的人们多么盼望能和自身的亲人相聚在一起。这是一个多么温馨而甜蜜的时刻啊。记得小时候,一到中秋的晚上,我经常倚在奶奶的怀里看月亮,看吴刚伐桂,看玉兔捣药,听奶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学生齐读课题,解题:奔,奔向。
“奔”是个多音字。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任务:
(1)读要过关(正确地读,流利地读)
(2)自学好生字新词(会读、会写、理解),常规:比较组词、课后描红。
2、自学情况交流。
(1)认读生字词。
远古昆仑山后羿逢蒙嫦娥
敬重奸诈贪婪接济宝剑时值中秋迫不和待
威逼翻箱倒柜洒满银辉焦急树影婆娑企盼
(2)指名开火车朗读课文,缺乏处和时指导练习。
(3)讨论课文哪些自然段的意思接近,归为一段。
讨论交流后总结。
第一段(第1、2自然段):讲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九个太阳。
第二段(第3—6自然段):讲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苦,吃下仙药,飞到月亮上去了。
第三段(第7、8自然段):讲人们想念嫦娥,企盼团圆。
再让学生试着用简练的语言给三段分别列一个小标题,交流后板书: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想念嫦娥。
(4)看词语串讲课文。
师:列小标题,我们是把课文读短了,这是身手;读完课文,头脑中留下了印象,这时能用自身的语言将头脑的印象生动地讲出来,这也是身手。这节课先来个简单的,请你用上黑板上的词语将这个故事讲出来。试试吧。
同桌共练→指名讲述
三、安排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自身的弟弟妹妹听;
2、采记“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有关中秋、月亮的传说。
3、誊写生字词语。
第二教时
知识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能力目标:
精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情感目标:
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从图引入
1、今天我们继续读美丽的民间故事——(读题)《嫦娥奔月》。提起“嫦娥奔月”,我们头脑里就会出现一幅画。什么样的画?
2、(课件出示)看,引说:蓝蓝的——天,圆圆的——月,衣带飘飘的——嫦娥。感觉怎样?(美)
3、课文中有一段话具体描写了嫦娥奔月的这幅画面,能找到吗?
4、读一读。读文字有什么感觉?(同样“美”,板书)(激发)向往美的同学一定争着读;心中拥有美的同学一定渴望读)
5、老师也想读:(老师读,不同,我们来对照读一下,到底有什么差异。)
飘飘悠悠——飘悠(更轻更柔、有一种飘荡的美感)
碧蓝碧蓝——碧蓝(喜爱的情感在里面)
二、揣测人心
1、这段文字抽出来读我们感觉很美,现在请同学们将这段文字送回文章里去,把课文整体读一读,留意一下,当你再一次读到这段文字时,你还认为嫦娥奔月仅是画面的美吗?
2、学生轻声读课文。
3、人更美:心地的善良。能具体说说吗?先默读,把一些支持你想法的语句用线画下来。
学生读画后:同学们一定把自身的认识化为了智慧的波浪线了,我们来交流。
先从总体上掌握。体会在两点上:一是接济贫苦的乡亲们。二是不让坏人逢蒙害人,不顾一切吞下仙药。
(1)什么是“接济”呢,你能想象嫦娥是怎样接济贫苦的乡亲们的吗?
例:村东的王二家没米下炊了,小朋友们围锅台饿得直哭,嫦娥知道了,就……
村西的李三家又添了一口,小朋友是生了,却一块布来包裹,嫦娥知道了,就立即……
这种给以物质上的具体援助,就叫——“接济”,像这样事例说也说不完,所以乡亲们都——十分喜欢她。
(2)第二件事情是关键,这件事是因一个人而生,那个人就是——逢蒙。那是一个奸诈贪婪的小人。“奸诈”(虚伪骗人)体现在哪儿?“贪婪”呢?(“把仙药交出来!”)面对逢蒙的威逼,嫦娥是怎么做的?读。
“周旋”,什么叫“周旋”呢?这样,我们来演一演,我来演那个奸诈贪婪的逢蒙,谁来演嫦娥?
逢蒙:快把仙药交出来?
嫦娥:仙药?什么仙药?
逢蒙:别装蒜了,你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得到的,那天,你丈夫把药交给了你,是你藏起来了,说,藏在那儿了?
嫦娥:你一定听错了,那天是他采的草药卖了钱当我藏起来的。逢蒙兄弟,你缺钱吗?我送你一些。你先坐下,喝口水,我来给你拿。
逢蒙:哼,别跟来这一套,我不会听错的。(接着翻箱倒柜搜起来)
小学语文桥的教案篇5
第一课时
一、导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4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二、导学重、难点:
重点: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难点:感知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三、突破措施:
1.留给学生充足背诵时间,通过多种方式检查。
2.小组通过读课文,交流讨论并发表自己意见。
四、导学准备:《三国演义》中几个典型故事的课件
五、导学过程:
1.预习学案
(1)通过课前阅读《三国演义》,回忆其中的有名人物性格:
如刘备_____________________、张飞__________________、关羽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电视剧《三国演义》,说一说:本剧都介绍过哪些故事?(可列举五例)
2.导学案
(1)课件导入,引出主题
出示课件:三国演义中几个典型的故事
同学们,刚才看到的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你们都看过吗?生答。谁还能列举出三国演义中的几个故事?生答。刚才我们看到一个名叫三顾茅庐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块来看一看三顾茅庐到底是怎么回事。
出示课题:三顾茅庐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①自学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故事主要涉及到哪几个人,是什么样的关系,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②学生开火车读课文,小组讨论并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师总结。
③自学生字词。出示生字词,明确自学要求:记住字音;认清字形;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④检查自学效果。交流:你认为哪些字读的时候要注意?指名读,齐读;交流:你认为哪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
⑤你理解了哪些词,还有哪些不理解的?
(3)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①同桌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感受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
②小组交流:
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段落,为什么?
刘备用“鱼”和“水”来比喻他和诸葛亮的关系,反映了什么?
通过本文,你知道刘备和诸葛亮各是怎样的人吗?
③师生交流
张飞与刘备对待诸葛亮的态度相同吗?这样写表现了什么?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含义?
“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这一句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地”“恭恭敬敬”这些词语表现了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
“快步”一词突出了刘备怎样的心情?
教师随着学生的交流加以点拨,指导朗读,进行理解。
(4)总结提高
课文写了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文章重点表现了刘备对贤才的虔诚和渴求,同时看出诸葛亮的的确确是一位旷世奇才。
(5)理解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六、课堂检测:
1.读一读,画出汉字的正确读音。
时辰(chen chéng) 晌(shǎng xiǎng)午 策(cè chè)略
没有见着 (zhe zháo zhuó) 山冈 (gāng gǎng)
茅塞(sāi sài sè)顿??
2.我会填
三( )茅庐 青翠欲( ) ( )( )起伏
秀丽( )人 群雄( )争 茅塞( )??
3.想想《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 )得( )——如鱼得水 ( )进曹营——一言不发
( )之心——路人皆知 ( )穿针——大眼瞪小眼
( )借荆州——想借不想还 ( )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 )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 )打(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七、课外拓展:
认真读课文里描写隆中“景色秀丽宜人”的有关语句,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第二课时
一、课堂检测
按原文填空
诸葛亮分析了________________,提出了_______、________的策略。刘备听了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
文中直接写诸葛亮雄才大略的句子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刘备和诸葛亮之间关系的一个打比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主题丛书阅读
1. 自读主题学习丛书《携情走千古》之“三国群英荟”中的《桃园三结义》、《张飞认输》、《过五关,斩六将》。
2.交流阅读收获。
3.我读丛书过程中又学到了《三国演义》中的哪些故事
4. 我积累了如下好词佳句。
三、拓展作业
读下面的话,说说每句中前后两部分的关系。
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四、板书设计:
8三顾茅庐
诚心诚意
刘备 尊重人才 诸葛亮
(生气 下马步行 轻轻地 恭敬)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