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文巴巴网 >工作策划

小学传统文化教案6篇

教案写好首先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优秀的教案可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以下是瑞文巴巴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传统文化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传统文化教案6篇

小学传统文化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优秀的民间剪纸艺术,体会剪纸的类型和特点以及表现的内容,掌握剪纸的剪刻方法,会灵活选择方法创作剪纸作品。

二、重点难点:

了解我国优秀的民间剪纸艺术,体会剪纸的类型和特点以及表现的内容,掌握剪纸的剪刻方法,会灵活选择方法创作剪纸作品。

三、课前准备:

课件、剪纸,剪刀,纸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师生互动过程:

一、聆听美的枕声

1、检查学具,稳定学生情绪。

2、播放歌曲《新年好》。加强美术与音乐的联系,创设一种过年的气氛。

导入新课

二、回想美的画面

1、牵引:优美的歌声,强烈的节奏,我们眼前又浮现了过春节的情形。

2、显示:课件显示过春节的一组镜头。(镜头特写:礼花、灯笼、剪纸、对联、舞狮……)

3、设问:劳动人民在过春节的时候都有些什么习俗?

4、评论:过春节时为什么要贴剪纸?

5、:贴剪纸能把节日装扮得更加喜庆,它是劳动人民对生活的讴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板书课题:剪纸通过播放录像,渗透民间美术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通过回想熟悉的画面,强化学生艺术体验,让学生感悟到美术的语言魅力和特点。

教学新课

三、感受美的艺术

1、简介剪纸。

课件边显示剪纸作品,边解说,并配以古乐曲《流水》,使学生感受到古代艺术之美。

剪纸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西晋时就己形成。剪纸艺术是真正的劳动群众的艺术,创作者大都是农民和农村妇女,题材与农村生活密切相关,如丰硕的果实、田园生活、花鸟虫鱼等。它是对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赞美、对人们的祝福、对未来的向往。劳动人民凭着简单的一把剪刀或一把刻刀一张纸,就能创造出许许多多生动活泼极富有艺术情趣的艺术形象。正如郭沫若所说:"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这确是对民间剪纸艺术最恰当的。

2、体会剪纸类型和特点

1)定向:课件显示导学题。(播放古乐《荫中鸟、姑苏行》。)

①剪纸艺术有几种类型?

②剪纸艺术有什么特点?

③谈谈看完后你的感爱?

2)自学:学生带着上述问题,在音乐背景下,自学课本。

3)交流:小组自由交换看法。

4):在教师参与下,共同得出结论。

①类型;从色彩上分有单色,如第22页的5幅作品,套色,如第23页的左下角的作品。

板书:色彩一一单色、套色

从技法上分有阴刻,例如作品《虎》、有阳刻,例如作品《蝶恋花》《喜鹊登梅》等。

板书:技法一一阴刻、阳刻

②艺术特点:单纯、质朴、简练、装饰性强。

板书:特点一一单纯、质朴、简练、装饰性强

5)演讲:指定几名同学上台畅谈观后感,教师适时点拨。

3、学习剪纸造型的方法。

1)创设学习情境。

①谈话:欣赏完了剪纸作品,同学们感慨万分,这些剪纸作品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请观赏《金鱼》的创作过程。

②演示:课件显示金鱼的照片,然后抽象,概括出金鱼的大体外形,通过夸张,提炼的手法画出金鱼的主要构造,最后剪刻成剪纸作品《金鱼》的艺术形式.

2)诱导学习动机

①谈话:大家了解了剪纸造型手法,怎么制作呢?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今天剪一幅蜻蜓作品。

②激趣:教师用极快的速度剪出一幅蜻蜓图。

③设问:老师剪得好不好?快不快?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好!老师和你们一起研究剪剪纸的方法。

4、研究剪纸的技法。

1)介绍用具:剪刀、刻刀、胶水、红纸等。

2)教师示范(见图4-图7)

①思考要表现什么内容。

②把要剪刻的内容画在白纸上,对称图形要将纸对折,注意图形之间的连结;非对称图形注意图案间的连结。

③把画稿放在大红纸上,用大头针固定,先用刻刀刻最细小的部分,然后从中间向四边刻,最后用剪刀剪外边。(说明:方法可创造)

④剪成后,在背面涂好胶水,轻轻将剪纸压在白纸上,再用一张白纸盖在上面,用手压严即可。

3)步骤:

学生根据教师示范制作步骤,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

步骤一一构思、起稿、剪刻、装裱。通过品古乐,欣赏剪纸艺术,听介绍,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感知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

培养团结协作,集思广益,共同进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概括时,答案力求个性化;演说时,鼓励发表独特见解,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主见和个性化人格。

通过演示《金鱼》的创作过程,使学生感受到美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表演绝活引发学习兴趣。

在学生强烈需求下,与他们探讨剪刻方法,能使他们记忆深刻。教学中,鼓励学生尝试用其它工具,用其它方法制作剪纸,力求在继承传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艺术创作

四、实现美的创造

1、作业要求:自主构思,题材不限,方法不限。

2、出示范画:出示几幅剪纸作品(图略)供学生。

3、自由讨论:打算剪什么,同桌相互讨论。

4、学生实践: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使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艺术经验相互联系,尝试用艺术的方式表现生活。

全课

五、品评美的创想

1、优秀作品展评

挑选几副好作品展览,师生一起作品。

2、学习情况。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剪纸艺术的历史,特点、掌握了剪纸的方法,希创造出更好的作品来弘扬民间艺术,装扮我们的生活。注重个性化,提高审美情趣。

社会实践

六、进行美的探索

教师就社会实践活动提要求:

1、实践内容:调查本村有多少人会剪剪纸,会剪什么样的剪纸?查资料了解我国各地剪纸各有什么特点?收集一些好的剪纸作品。

2、拟订:学生课余自由纽合成一些小组,确定采访和查阅资料的时间、对象、方法、活动步骤等,填在《关于剪纸的社会实践活动表》上。

3、实施活动,在小组长带领下,按实施,遇到难题要协商解决。

4、交流:一星期后,各小组完成调查,并写好调查报告,在学习民间艺人剪纸作品的基础上,创作几幅作品与同学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培养他们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小学传统文化教案篇2

教学内容:

(一)成语探源

(二)成语诗画

教学目标:

流利地朗读背诵成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教才学情分析:

成语及成语故事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有利于学生吸取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重点:

使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学懂成语的来源。

教具:光盘、资料卡、投影仪

教学过程:

1、教学“艺海拾贝”部分,师生共同学习“指鹿为马”及其意思,领略对联语言的`魅力。重点讲解“赵高、阿、阴中、诸、法、杞人忧天、高山流水”等词语。

2、学生自学“温馨点击”部分,。

(1)学生自读,借助工具书学习。

(2)教师帮助学生对景色特点产生一些理性的认识。

3、学习“活动广角”部分

(1)教流学生对对联的认识,激发他们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搜集有关成语及故事取处的资料,比一比,谁搜集的最多最丰富。

4、总结评价阶段

(1)生自己总结,谈自己的真实感受。

(2)师表扬积极发言的优秀学生。

板书设计:

成语探源四面楚歌洛阳纸贵夜郎自大

杞人忧天闻鸡起舞凿壁偷光杯弓蛇影

小学传统文化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认识响板,并通过探索似的学习掌握其演奏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表演表现对小动物的喜爱。

教学难点:

通过表演表现对小动物的'喜爱。

教学准备:

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表演《小青蛙找家》

(1)完整地聆听歌曲。

(2)听音乐按节奏读词,并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边唱边用动作表现歌曲。

2、表演《小蜻蜓》

(1)完整地聆听歌曲。

(2)听音乐按节奏读词,并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边唱边用动作表现歌曲。

三、结束部分:小结。

小学传统文化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弟子规》的由来

2、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3、体会做事小心谨慎,讲信用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课前准备:

听相关故事。

教学过程:

(一)、说文解字

1、出示: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2、解字:弟子(学生)

圣人(孔子)

孝(孝顺父母)

弟(友爱兄弟弟姐妹)

谨(小心谨慎)

信(讲信用)

3、解释:《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圣人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二)、故事引导

1、讲关于孔子和子路的故事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孔子的故事

3、讲宴殊故事

晏殊是宋代名臣,还是著名的文学家。

晏殊小时候便有神童之誉。一次,皇上让他参加御前考试,拿到考题后,他马上请求皇上另出新题,并老老实实地禀报:“这个题目,我十天前正好练习过,草稿还存在家里,为考出真才实学,请为我出道新试题。”他这种诚实的态度深得皇上赏识。考中进士后,晏殊仍然每天闭门读书,刻苦用功。他如此敦厚,如此好学,颇得世人好评。

(三)、熟读成诵

1、开火车读古文

2、小组读古文

3、开展小组背诵比赛

(四)、情景明理

1、情景表演,辨析:

(1)爸爸妈妈工作一天很累地回到家里

(2)妹妹向我要一支铅笔

2、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做

3、如果发生这样的`事会有什么后果:

(1)小明在教室里捡到一块很漂亮的橡皮,他看没人发现,就放在了自己的铅笔盒里。

(2)小华答应借给晓红一本漫画书,可是到了第二天他却不带来

4、小结道理:一个人只有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言语行为中小心谨慎,讲信用,才会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小学传统文化教案篇5

教学目的

1、领悟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白居易诗歌的艺术特色。

3、进一步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领悟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一、导入新课

?问刘十九》(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寒冷的冬夜要下雪了,我备了酒,生起了火炉,你能来喝一杯吗?

“绿蚁”是酒上泛起的泡沫,酒是自家新酿的,还没有经过清滤,“红泥小火炉”是用来温酒。没有金樽清酒,也无玉盘珍馐,“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不是宴大宾的陈设,但却最适合二三知己围炉夜饮,酒不酣而情浓,不醉于酒却醉于情。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对朋友的邀请,也是对温暖与友谊的需求,能来喝一杯吗?雪夜围炉,清谈小饮,非知音者,何能为?质朴简单的言语,如新酿和红泥火炉一般没有半点矫饰雕琢。

今天看来,用这样美妙绝伦的诗歌写封邀请函实在太奢侈了,而在古人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接受这张便条的人或许眼睛一亮,却也并不惊骇万状。于是,一种包括书写者、接受者和周围无数相类似的文人们在内的整体文化人格气韵,就在这短短的书信中泄露无遗。”在这里,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相溶相依,诗歌不在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不是为赋新词强说的愁,而是坦坦然然地点化了整体生活的美的精灵。

不仅诗歌如此,同样拥有这般自然而诚恳的美丽的还有散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二、整体感知

王维官至右丞,天宝三载,朝政由奸丞李林把持,有才能的人和敢谏诤的人,纷纷受到压制、打击。在这种情况下,王维早年经国济民的心志开始冷淡下来,于是他便在蓝田购买了辋川别业,每到休假之时,就来到这里,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裴迪曾是王维辋川别业的常客,也是他寄情山水的同道。他们经常一起“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品尝山林隐逸生活的乐趣。天宝三年的腊月末,裴迪在家中温习经书,准备去应科举考试。王维居住在辋川别业颇有孤独之感,便写了一封信给裴迪,约请他明年春天来这里与他同游。这封信就是《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1、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注释及印发的参考资料,阅读全文。

2、学生朗读,教师正音并纠正错误的断句与节奏。

三、品读课文,理解“文中有诗,诗中有画”的风格

1、请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这一问题──小组探究──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阐述,可结合绘画的构图色彩等结合文章做适当引导点评

2、学生自行朗读,在朗读中请学生品味“文中有诗,诗中有画”的风格与韵味。

四、深入阅读,感悟以“深趣”融贮禅趣

1、学生较难理解,以老师讲授为主,作此拓展意在让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王维作为“诗佛”的独特风格:

⑴由于受到母亲的影响,王维从小与佛教、尤其是与禅宗的深厚缘分,心灵浸染了佛教清静无为的色彩,其诗作或直接阐释禅理,或渗透禅趣。

⑵《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的禅趣主要表现为王维所极力营造的一种得意忘言的“深趣”,意象空灵,境界清幽,呈现出一种闲澹冷寂的氛围:

2、请学生欣赏朗读视频,感悟文章以“深趣”融贮的禅趣。

3、学生朗读,教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小学传统文化教案篇6

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蒙书诵读》等十个单元。当你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感悟到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你还会学到读书的方法和道理,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风景人物,每篇文章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精华之作;你还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

教学目标: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熟读成诵。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教学重难点:

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传统文化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措施:

1、 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师讲解、学生讲故事、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 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 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课时安排:

周次 课题

第一周《千字文》(节选一)

第二周 《千字文》(节选二)

第三周 《千字文》(节选三)

第四周 《月夜》 《乡思》

第五周《山中》 《济上作》

第六周 《断句》 《宣城见杜鹃花》

第七周 《送柴侍御》《喜见外弟又言别》

第八周 《重别周尚书》《送友人》

第九周 《送别》《淮上与友人别》

第十周 《塞下曲》《秋望》

第十一周《从军行七首》(其五)《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第十二周 《塞上听吹箫》 《征人怨》

第十三周 文学巨匠——李白

第十四周 文学巨匠——杜甫

第十五周 文学巨匠——苏轼

第十六周 文学巨匠——曹雪芹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吨的认识教案6篇

语文小学教案7篇

小学跳绳教案7篇

语文小学教案优质8篇

小学生态文明教案8篇

小学优质课教案8篇

英语小学教案模板8篇

小学六年级分数教案5篇

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案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2398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